对于姚俊的质疑,王贵林岿然不动,示意一旁的梁岩:“梁岩,把你的论文,相关的病例资料拿出来,去发一下。
为了这一次的论坛,梁岩等人可是做足了准备,直接将提前准备的资料,发了一下。
“姚俊,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,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,你做不到,不代表别人做不到。”
“这是我们小梁写的关于小切口缝合的论文,以及全部的手术病例资料,术中的录像视频。如果你需要,我还可以将梁岩经手的那些患者都请过来,一起看看到底是不是梁岩开创和主刀的。”
王主任不紧不慢的拿出了一项项的资料证据。
“贾军,将梁岩手术的视频播放一下,让大家看一看。”
为了这一次的论坛,专门拍摄了相关的手术视频,从多个角度,多机位的拍摄,毫无作假的可能。
看着屏幕中的视频,众人也是感受到了梁岩的缝合技术的厉害。
“这视频真不是加了两倍速,这缝合技巧了不得啊。”
“这么年轻,就拥有这么扎实的基本功,果然是天赋异禀。这一次,姚俊是看走眼了。”
“除了这个手术录像,这篇论文写的也很好啊,无论是详实的内容,还是完美的格式,都是一等一的。
这些证据面前,众人也不得不相信,这就是梁岩的真实水平。
“姚副主任,你有什么疑惑可以提一提,今天,就全部由梁岩来给你解答,看看在阑尾炎切除术领域,他到底是真的底蕴深厚,还是我们包装出来的绣花枕头一包草。”
王主任伸出手,做一个一个请便的姿势。
姚俊看着王主任和梁岩这般的信心和强势,也是有些傻眼了。
现在他是彻底骑虎难下了,只能快速的翻看论文,想要找到一些错漏。或者提出一些论文的疑难点,让梁岩现场谈一谈,如果不是他写的论文,肯定回答不出来。这也是他唯一的机会了。
只是,这个是梁岩结合了上一世多轮修改的论文,经过谭副主任,王主任,杂志社编辑多轮审稿,怎么可能让姚俊找出错漏。
姚俊看了一遍之后,发现不了任何问题,反而是有些惊艳于论文中的美容缝合技法。
姚俊额头上汗都要留下来了,想了想,找了几个刁钻的角度开始提问。
“梁医生,你这个小切口技术,基本上是没有视野的,你如何保证正确快速的探查阑尾。”
对于姚俊的提问,梁岩当然毫无压力,细致全面的分析起来:
“姚副主任说得对,我这个小切口术式,确实必须要掌握盲探阑尾才可以。不过,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都可以做到的。由于我个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手指的灵活度远超常人,所以对我来说毫无难度。”
梁岩自信的有些张狂的姿态,让姚俊不由得一惊。
“阑尾为一盲管,其根部位于盲肠末端后三条结肠带汇合之处。。所以,在探查的时候,第一步就是找到盲肠,之后顺着结肠带向下即可。在三条结肠带的汇合处,就能够探寻到阑尾根部。”
“我自己对于这些部位的触感,总结了一套口诀,背熟了这套口诀,只需要翻找几次就能够熟练的掌握。目前,我们团队从主治医师到住院医,甚至刚入门的实习生,都能够轻易的做到。”
“当然,每个人的资质不一样,需要的练习次数也不同。我看姚副主任资质平平,相对就会慢一点。”
梁岩丝毫不客气。
在场的众人也没想到梁岩这么犀利,这嘴巴象是淬了毒一样。
姚俊有些羞恼:“你意思我天赋平平?”
梁岩很客观的分析道:“我刚才听了你的双孔法的演讲,也看了你治疔的患者的愈合照片,确实做的非常一般。不仅仅,手术方案落后,这个细节操作技术更是粗糙。这要是在我们团队,连获得主刀的资格都没有。”
听到梁岩赤裸裸的羞辱,众人也是眼界大开,不过,这本来就是一争长短的环节,说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还是实力。
梁岩只要拿出足够的成果,姚俊也只能忍着。
“这么看来,梁医生对于我开创的双孔法腹腔镜技术很看不上啊。只是,你的不过是传统开腹手术的改良,我的是腹腔镜技术,不在一个层面上的。就算你的小切口有些特点,但是,我们也算是各有千秋。”
姚俊有些不服气的回击。
“小切口技术当然和你的双孔法无法比较。但是,要是我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单孔脐孔法呢?”
梁岩朗声说道:
“姚副主任,这段时间以来,你一直在抖音上,带节奏,抹黑我,评击我。觉得我是窃取了他人的成果,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。可事实确实,你医德败坏,人品更差。”
“为了一点点的流量,是非不分,用自己狭隘的眼光来恶意揣摩我们市一院团队。”
“既然,我的小切口技术,你找不出什么问题。那么现在到我了,我对你的双孔法技术,可是意见很多啊。”
“在我看来,你这个方案完全可以淘汰了,既不经济,美容效果也一般,如果非要形容,那就是鸡肋,弃之可惜,食之无用。”
梁岩直接将自己的单孔脐孔法的相关照片投影了上去。
“姚副主任,请你好好的看看,指导指导。”
单孔脐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理念和技术一出,在场的所有普外科的医生们都是惊为天人。
即便是已经提前了解过,唐教授看到梁岩已经成熟开展,同样是震撼不已。
“竟然只需要在肚脐边上开一个切口,就可以完成阑尾炎手术,这还真是一个大胆的想法。”
看到这个方案,军医院的院长有些好奇的问道:
“梁岩,你是怎么想到将切口设计在这里。这可和常规的麦氏点相距甚远。”
梁岩轻松的应对:“为了设计这个切口位置,我确实翻阅了很多的论文,查阅了很多的资料。才得到一个盲肠的活动度的距离在10-12,有了这个理论依据,那么将唯一的切口设置在脐周就顺理成章。”
“通过脐孔本身的结构和褶皱,再通过我自己研发的梁氏脐孔刀,就满足了这个术式的前提条件。”
听到梁岩的解释,众人也都是恍然大悟。